一、項目背景
上海浦東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3月上市以后,充分利用30號文的政策機遇,針對原有區域壟斷優勢受到削弱、綜合優勢不明顯、長期發展后勁不足的矛盾,積極實施內部資源整合業務的經營戰略,依托在資金、技術方面的相對優勢,加快調整和發展的步伐,逐步建立起以BT項目為主的新增長動力機制,并逐步形成攤鋪、市政、BT三塊業務并駕齊驅的局面。
回顧2010年以來公司的投資收益情況,2010-2015年投資收益約6億元,成為公司利潤重要支撐,表明“投資帶動施工” 模式促成公司盈利大舉突破,成功從傳統施工建筑企業向金融建筑商成功轉型。然而由于受國家政策及浦東新區國有企業投融資體制所限,2016年后投資貢獻度不足2億元。
總體上看,公司所處外部環境的巨大壓力依然顯而易見,有必要對以往典型的投資類項目(含BT和PPP項目)進行評估,一是確定項目預期目標是否達到,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二是查找項目成敗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有效反饋信息,提高未來投資類新項目的開拓和決策水平;三是完善優化相應管理制度,提高未來新項目的投資管理水平。為未來投資類項目的決策和提高完善投資決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提供借鑒價值。
二、項目咨詢內容
后評估工作的核心內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投資決策階段的各項指標及風險因素與最終實際完成情況的對比分析;
項目實施過程中突出的經驗與教訓的提煉總結;
是否有相關內控及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具體落實與遵守。
三、項目咨詢成效
檢驗項目按照計劃分期實施情況,是否按制度規定開展各項工作,通過項目計劃與實際完成時間節點的對比,查明控制節點未按期完成的原因,分析影響項目節點進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征地拆遷、合同糾紛等),并建議在今后類似項目的實施中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工程施工進度計劃執行情況。列出項目施工進度計劃與實際完成的關鍵線路,分析產生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項目施工進度計劃與實際完成時間節點的對比,查明控制節點未按期完成的原因,分析影響項目節點進度的主要因素,并建議在今后類似項目的開發中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報建工作流程改進建議。對照報建流程及計劃與實施報建過程中存在的矛盾或問題,查明原因,并提出報建工作流程改進建議。
項目實施管理體系檢驗。列出項目組織架構及項目的運作流程,檢驗此架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作用和效果,檢驗項目實施管理模式的優缺點,提出類似項目和背景下更好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的建議。